德州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

|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订购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

正在获取封面,请稍候...
题名/责任者:
从全球价值链到国家价值链:中国自主开放与创新之路/刘志坚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03
ISBN及定价:
978-7-5201-9914-8/CNY89.00
载体形态项:
227页;24cm
个人责任者:
刘志坚
学科主题:
中国经济-经济发展-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F124
提要文摘附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不仅是我国应对当前复杂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也是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从外向型为主发展思路向“自主开放,内外兼顾”发展思路转变的长期战略抉择。从当前全球“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中国必须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从被“俘获”与“压榨”的全球价值链(简称GVC)中突围,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问题的真正解决,有赖于依托大国市场规模优势,加快构建由本土企业掌握产品价值链核心环节,并在本土市场获得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以及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国家价值链(简称NVC)体系。从融入Gvc到构建基于内需的NwC,就是要从依附性开放结构1向内循环与外循环网络融合的自主开放结构的转变,并最终走出一条发挥要素比较优势与兼顾国内需求容量的均衡型产业结构高度化道路。同时,国家价值链的构建也必须体现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解决我国经济发展 的长期矛盾:一是通过国家价值链的构建,打造以分工协作为基础、我国东中西部区域比较优势均能充分发挥的区域空间价值链体系,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期动力;二是通过国家价值链的构建,协调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形成以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通过国家价值链的构建,不断拓展我国创新体系的边界,促进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进而引领技术创新趋势,将我国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技术创新中心。我国国家价值链的构建,要充分利用国内空间梯度,全面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在国家城市群、经济带战略框架、创新平台布局与建设过程中,推动区域协同发展;要平衡好弓|进来与走出去的关系,推进产业协调发展,布局完成主导全球的高端产业集群,尤其是注重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发展,形成国内完整的价值链链条体系;要建设服务于国家价值链构建的国内技术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网格、推动技术创新要素集成、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在全球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设中获得主动融入GvC的领先优势。
使用对象附注:
政府相关部门工作者,中国经济、产业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学者、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
此书刊没有复本
此书刊可能正在订购中或者处理中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